随着近年来仿造、复制技术的提高,客观地讲,单靠传统眼学来判断铜雕的真伪,难度越来越大。另外,传统眼学由于主要凭经验来判断,给出的鉴定报告往往会有一些难以正确理解或不确定的语言,如对一件铜雕判伪,常常会以器物型制不对、纹饰力度不够、花纹、铭文不清爽、锈浮没入骨、皮色、锈色不对路、铭文字形不对、纹笔死板、纹饰呆滞等等的表述。
铜雕的传统鉴定方法,主要依赖器物的型制、表面锈蚀状况、铭文以及铜质等,若遇到从未见过的器形,经常会被定为“臆造品”,其依据是墓葬或遗址未出过这种器形。今天的臆造品也确实较多,但在铜雕时代,古人造铜雕时同样是臆造。古人设计铜雕时,不可能考虑为后代人来提供分型分式。应当说古人造器是一种艺术和想象的创造,具有很大的随意性,不会受太多型制的约束,受限制的只应是当时的技术条件而己。
1、以型制判真假
“型制”是什么?所谓“型制”,是现代考古学中的一个名辞,是对出土器物具体形态进行划分的一种手法,铜雕的型制学,是类型学考古中对出土铜雕进行分型分式的一种方法,而这一方法的使用是有前提的,是针对从墓葬或遗址或窖藏中发掘出土的铜雕群进行的,是有固定目标的,是在已知为古代真器的前提下进行的。也就是说,用型制来分析的铜雕,不论是什么形态,是以真品为基础的。那么,反过来,用形制来鉴定铜雕的真伪,就会有很大的片面性了。
埋藏在地下的铜雕,出土的数量、型制并真正到了考古所和博物馆是有限的。由于发掘工作的局限,并无人知道还有多少铜雕,多少我们未知其形制的铜雕被埋藏在地下。用已知的形制去判别也许是无限的未知本身也不合逻辑,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见识更加有限。因此,型制学适用于对已知铜雕的分析和研究,对铜雕具体时代的推定,对于未知铜雕的真伪鉴定,如果仅凭型制学来判断,结论显然是片面的。
2、以锈蚀判真假
铜雕外表有无红斑绿锈,常常被当作判断古代铜雕的一项重要标准。事实上,铜雕的表面锈蚀情况,会因埋藏环境的不同。早在1915年Richter就观察到:来自Campania的罗马铜雕是亮苹果绿色铜锈;来自Falterona湖的Etruscan铜雕是棕绿色铜锈;意大利Falerii铜雕上的锈是光滑的土耳其玉色;Boscoreale铜雕(来自意大利Bosco)是粗糙无光的绿色铜锈,并有深蓝色锈块。在中国同样,出土铜雕中,有锈蚀严重的,也有表面崭亮如新的,甚至在同一件器物的表面,可能呈现几种不同的锈蚀状况。
对铜雕表面锈蚀层真假的认定,单靠人的眼力往往是有限的,因为人的视力不可能深入到微观世界中去;要获得铜雕表面锈蚀层的准确信息,必须依靠科学仪器的检测。如视频显微镜提供微区形貌,X光探伤揭示内部结构,X光显微分析仪给出微区成分或元素分布,X光衍射、激光拉曼检测锈蚀分子结构组成,激光拉曼、显微红外或溶剂法检测锈层是否用胶等。这些需要仪器检测才能定论的问题,显然用人眼来判断难免有偏差。
3、以铜质判真假
铜雕时代铸造的铜雕,绝大多数采用了铜锡或铜铅锡三元合金,从夏文化晚期至商周,贯穿始终。但是,其合金中各元素的比例,则是按所铸器物的性质与用途有所增减。所以,各种器物的合金比例是不相同的。即使同一种器物,也会因非一次浇铸等具体情况而出现合金不尽相同的情况。
其合金的颜色,在铸态毛坯时,绝大多数表面呈灰黑色,断面应随含锡量高低而从浅黄色过渡为银白色,含锡量越高越白亮。当表面经打磨加工后,一般应为浅黄色;随着时间推移,在埋藏环境千差万别的地下,出土铜雕表面的颜色呈现黄、红、灰、黑、白等色,都是有可能的。人的眼睛是不可能分得出合金化学成分的。未从事过专业有色金属合金熔炼的人,对各种铜雕合金在各种条件下应具有什么颜色,也难有理性的认识。
看着表面发红,不等于是红铜;表面呈现黄色,更不能等于是黄铜。有许多铜雕出土时锈迹斑斑,亦有金属色泽光亮的。如在浙江省博物馆展柜里,展示的从香港回购的越王者旨於赐剑,以及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,都是如同刚打磨出来的新剑,并无眼睛看得见的结晶绿锈。类似外表的兵器及礼器,在湖北省博物馆、荆州博物馆及浙江省博物馆,还有不少在展陈和库房中。所以,从铜雕表面呈现的金属色泽来判断真假,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4、以铭文判真假
也有以铭文的字形来鉴别铜雕真伪的,因铭文大多与铜雕同时铸出,铭文假则铜雕假,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。但是,问题在于怎样识别铭文的真假。有人见到不认识的字、不规整的字、觉得别扭的字或不成句子的字就判假,甚至有人指责铭文中某一画长了、某一画短了,某一画高了或某一画低了等。其实,从发掘品上的铭文来看,字形的规整与否,都与真假无必然联系。在发掘出土的铜雕铭文中,有十分漂亮的字,亦有十分拙朴的字,而这才附合历史的真象。
在东汉至三国的墓葬中,常出土有铸铭文的铜镜,其中有许多错字、反字以及至今无法释读的字;为什么不判假?只因为是从墓葬中出土的,假设离开了墓葬出土这个前提,又该如何判别呢?战国及其以前造铭文的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,而不是固定的一个人造所有的铭文,亦不是书法家,更不是机器,不能要求铭文与今天印刷的字体那么规范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,在范面上或泥芯上造出各种字形,造铭时会受不平的范面或泥芯的限制,不如今天在平面的纸上写字那么顺利,我们无道理也无法要求古人按照我们今天的审美观,一律造出好看的铭文。
既使同一铭文,有人看了会认为漂亮,亦有人会认为不好看,字的好与不好之间,即使现代书法也不可能达到共识。西周以后,铜雕上的铭文逐渐多了起来,但是,在西周至战国之间,不但一字有许多种写法未得到统一,而且处在许多文字的发明阶段,目前还有许多字至今尚未定论。所以,视铭文的字形来鉴别铜雕的真伪,也是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的。
而对同一件器物,又会因各人对文物的了解,以及各人的见解不同而各异,个人主观因素占有较大比例。有些说辞无法量化亦无法准确表达含义,以致鉴定专家众说纷纭,难以达到认识上的统一,常常会出现资历老、影响大的人就说了算的现象。因此,建立科学、客观的鉴定铜雕的理论与方法势在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