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> 公司新闻

铜鎏金空行母佛像

作者:西关铜艺     来源:www.xiguantongyi.com     访问人数:      
摘要:西关铜艺,西关打铜,铜雕,铜雕工艺品,铜雕塑,铜雕厂,铸铜,锻铜,铜佛像,铜香炉,斑铜,铜浮雕,铜加工,铜摆件,铜字,铜牛,铜狮子,铜壁画,锻铜雕塑,铜鎏金佛像,铜工艺品,工艺品,摆件,雕塑,铸造,锻造,失腊铸造...

  此尊空行母像为清代乾隆年间西藏所制。底座长31厘米,宽10厘米,通高40厘米,重3950克,铜质。现珍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,堪称清代藏族佛教造像中的上乘之作。

  空行母,藏语称空行为“坎仟”,是密乘之护法、行者伴侣及指导者,代表空性及慈悲,以女性之姿态而出现,有大力,行于天空,故名空行,是代表智慧与力量的飞行女神。包括各种空行母、佛母,多数可作本尊,少数或作护法,有些还是佛、菩萨的明妃。

  张澄基先生在《密勒日巴道歌集》中解释更详细:“空行母,即护持密乘行人及教法之女性护法,亦为对一切修密乘的女人之尊称;就更广义而言,女性之佛陀皆为空行母,如二十四度母、尊胜佛母皆是。显教之种种重男轻女之观念:如女性不能成就圆满佛陀位、三十二大丈夫相为男性佛陀专有,以及佛典中种种轻贬女子之观念,至密宗则完全变过!密宗之尊重女性在若干方面更甚于男性……种种密典所开示,空行母实在是密乘教法和修持的最主要之主体之一。”

  空行母是生于净土的天母,祖籍古印度,为密教沿袭古代南亚次大陆先民原始信仰尤为崇尚的女神,也有少数是西藏本土的女神。佛国与行者之间的联系,就是由空行母完成的。空行母是女性菩萨,常常担任凡夫和佛菩萨之间的信差。据说,每月的农历二十五日,二十四个空行圣地的空行母们都要聚在一处,举行会供。

  藏密教义认为,空行母是诸佛理体之化现,本身就是般若妙智,代表的是一种最高的证悟智慧。因此,无论修持藏密中的任何一种法门,都必须先修空行母瑜伽法门,获得大乐实证后,然后再续修本尊双运才能极易成功。所以,重视修持空行,是藏密独有的无上瑜伽法门,也有它的典型特色。

  由于藏密重视空行,僧俗大众都会自然而然地对空行母尊神情有独钟。不仅寺院供奉的神佛,空行母像占了“半边天”,就连僧俗家中的佛龛里,也供养著空行母作为保护神。由于对空行母的敬仰至深,对她们造像的制作,便倾注了工艺大师们的全部艺术才华,集世间无数华美珍宝和各种精湛工艺,使空行母造像在藏密神灵世界里,显赫夺目,独具风采。 

  空行母形貌多变,通常可分为人形与兽面空行母两大类。此尊即为人形空行母的常见造型。

  造像三目圆睁,面现忿怒颦纹,獠牙紧咬下唇。三目,表示能观照过去、现在和未来三世。蛇卷怒发,发丝柔顺光滑,头戴五叶骷髅冠。项挂五十颗人骨串成的念珠,代表佛教全部经典。抬头仰望空行净土,左手屈臂高擎涌血嘎巴拉碗,表愿接引一切皈依行者于她的清静佛土——空行净土。右手持金刚钺刀,表断除三毒。左弓步展立姿,体态优美,极富动感。造像丰乳细腰,肌肉质感塑造准确,四肢的动作准确有力。上身满饰璎珞,造型生动,各部分比例匀称,单层覆莲座。造像铜质细腻润泽,通体鎏金,做工十分考究,充分表现了空行母降妖伏魔的威猛气势。

  从此尊显现的高乳、细腰、大臀、尖腭等特征来看,明显带有模仿尼泊尔艺术风格的痕迹。西藏藏传佛教自元代开始,由于当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,得到了迅速发展,佛教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,西藏本地的造像艺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辉煌时期。

  首先在造像的风格上一改全盘效仿吸收域外文化的模式,更多地融入了藏民族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手法,实现了艺术风格的民族化。

  在造像的塑造上,藏族艺术大师们在融入自己对佛像艺术新的理解和审美意识的同时,都十分注意按照《造像量度经》的规定,对不同类别的造像分别加工塑造,因而使不同类别的造像在身体量度、面相、衣着以及装饰等方面既相互区别,又自成一体,各自形成了十分规范统一的艺术模式。在造像理论上,15世纪西藏著名艺术大师门拉顿珠所著《造像量度如意宝》对各类佛像都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,为藏传佛教造像理论发展,奠定了基础。

  清代康乾盛世,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。今天所见到的清代造像绝大多数都出自康乾这两个时期。清代西藏藏传佛教金铜造像总体风格崇古仿古,偏重对东印度、尼泊尔等外来风格的模仿。相对比较,康熙造像造型端庄匀称,比例舒适,注重写实技法,技术上精益求精,可以说代表了清代造像的最高工艺水准。乾隆造像的数量远远超过康熙朝,故工艺水平虽然精工,但为了大量生产,在工艺上就有所简略,细部的纹饰已不如康熙时那样精益求精,衣纹、帔帛等织物的质感也已衰退,逐步为装饰性和象征性的技法所代替。

  此尊空性母造像蕴含着丰富的藏传佛教义理,是修行者学佛修道的一种殊胜法门,更是佛陀伟大思想的美妙体现。同时她独特的艺术风格,是伴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产生,在经过1300多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,在吸收、融合尼泊尔、印度、克什米尔以及汉传佛教等艺术成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的,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。


   上一篇:铜雕塑工艺特点及流程     下一篇:佛教佛像雕塑艺术

公司新闻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
电话:13026649559

手机:13026649559

邮箱:95013813@qq.com
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公明长圳中远国贸科技园

[UP]
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
在线咨询

锻铜咨询

铸铜咨询

售后服务

电话咨询:
13026649559
二维码

WeChat